68read > 血之孙吴 > 第1441章 进攻进攻(一)
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

第1441章 进攻进攻(一)

小说:血之孙吴作者:布鲁斯老爷字数:1097字更新时间 : 2024-08-19 10:52:11
最新网址:www.68read.com

攻破柳城,做大首领,乌桓人为之疯狂。

慕容恪已经作出了许诺,这事在乌桓人看来就是这么靠谱,因此不顾一切地向前冲!

自从燕军主力与乌桓人合兵一处,先是分发马匹,再是选出骑兵。

接着,十万铁骑合兵一处,只留十万炮灰进行攻城。

此时,乌桓中的四个大部落各有五六千炮灰,总计两万余人;

八个中等部落各有三四千炮灰,总计约三万人;

十六个小部落各有两三千余炮灰,总计四万余人。

大部落、中等部落各自独自作战,小部落依附于中等部落,因此乌桓人形成了十二个战斗团体。

大部落各拥有五六千炮灰,每个中等部落带着两个小部落则拥有近万炮灰,这使得中等部落和小部落形成的团体比之大部落更有优势。

原本慕容恪的许诺对大部落更有利,如此一来,好像中等部落更为有利一些?

然而在四个大部落的首领看来,这反而让他们更为有利了,毕竟攻城战就是一场消耗战。

中等部落的首领们以为,己方团体炮灰多了,那么攻破柳城的可能性更大。

其实不然,要想攻破柳城其实和谁兵多、谁兵少无关,而是看运气。

毕竟城内只有五千守军,燕军又是分了一面主攻,两面佯攻。

其中,四个大部落分别在东、西两面承担佯攻工作,八个中等部落和小部落团体则在北面承担者主攻工作。

倘若这样看,或许有人会觉得大部落一定吃亏,最后攻破柳城的一定是中等部落和小部落组成的团体了。

其实也不然,只因为守军是不可能固定不变的,城内的预备队和其他三面的守军都可以进行调整。

再者,城外的燕军到底从哪主攻,从哪佯攻也是可以进行调整的。

一般来说,攻城战就是进攻方和守军相互拼消耗,就是人力、物力、士气三个方面的比拼。

现在双方是二十万打五千,或者说是十万炮灰打五千守军,因此双方人数对比是二十比一。

论物资,城内粮草管够,毕竟是昔日乌桓人的大本营。

反观燕军就只剩十天粮草了,要是在此之前再打不下柳城,那就只能撤退。

论士气,北齐军要死守柳城,直到己方援军到来,或者燕军主动撤退。

对燕军来说,那么就非得攻破柳城,消灭城内的北齐铁骑不可了。

因此,双方的士气都是极高的,从战役角度而言根本不存在差异。

燕军要想攻破柳城就只有一个办法,那就是不停地攻打,直到守军人数被降到极限,从而守不住城池为止。

届时,燕军的人数优势就能被发挥到极致,从而一举破城。

这便是人海战术!

对燕军来说,这样做既能够消耗乌桓的实力,又能夺回柳城。

真是一举两得!

对乌桓来说,只要还有精锐在,就算炮灰死完了也不亏。

何况乌桓有大大小小二十四个部落,彼此都只有几千上万人,其他人就不是自己部落的。

就算自己部落的炮灰死完了,那也还有精锐在后面,等当了大首领之后也能继续统领数万炮灰。

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

正是在这种心理下,乌桓的各个首领们根本不畏伤亡,尤其是各中等部落的首领们。

反倒是大部落还好些,他们只需要承担在两面的佯攻任务,并且一样有破城的机会。

虽然是佯攻,但只要正面的北齐军顶不住了,那城内的预备队就会上。

等到预备队也打完了,北齐军不就得从其他三个方向抽调守军了吗?到时候两个方向上的四个大部落不就机会来了吗?

反观对中等部落来说,他们各自形成了八个团体,每个团体都有近一万炮灰。

其中,大头是来自小部落的,小头才是自己的。

在这种心理下,中等部落的首领们更不会不下血本,反正死完了也不是只有自己一家吃亏。

可对小部落来说就不一样了,他们的炮灰是真正的炮灰,毕竟就算赢了也轮不到他们做大首领吧?

因此,大部落、中等部落、小部落,各自首领的心态都是不一样的。

大部落首领希望正面的八个团体能够进攻得更加猛一些,让守军的消耗越快越好,这样他们才有机会。

中等部落首领的心态和大部落首领的差不多,唯独他们是真正参与主攻的,因此本部落在伤亡方面肯定要比大部落大得多。

小部落首领们的心态则是崩溃的,不过也不重要了,毕竟小部落在草原上本来就是炮灰般的存在。

总之,乌桓人的进攻非常猛烈,可谓是一波接着一波。

从柳城的北面城墙上放眼望去,只见城外黑压压的都是敌军,总计有着近八万人呢!

负责流血牺牲的是乌桓的中小部落,临阵指挥的是八个中等部落首领,可具体怎么打却是由后方的慕容恪说了算。

起初,正面的八个团体由于互不统属,因此打得乱糟糟地。

不仅白给不说,甚至连城头也摸不上去,这让慕容恪很不满意。

于是乎,慕容恪下令——八个团体必须轮番进攻!

每个团体负责一个时辰的进攻,在八个团体各自轮一遍之后,休战、睡觉!

每日如此,如此往复,直到在十天内破城为止。

因此,对于守军来说,第一天的守城战十分轻松。

直到第二天开始,守军的压力越来越大,赵云甚至发现攻城战的套路都渐渐地被乌桓人在第三天给摸清了。

只不过赵云不知道慕容恪对乌桓人的许诺,可就算知道了也没用,因为这根本就是无解的不是吗?

赵云只知道有几个叫慕容的都不是易与之辈,毕竟燕军主力在来之前和来之后作对比,乌桓人的战斗力已经提升了一倍不止。

起初,二十万乌桓人在蹋顿的领导下,只能算是一群强壮的蝼蚁。

在蹋顿死后,乌桓人一团散沙、各自为战,对北齐军也造不成多大的威胁。

可是现在不一样了,乌桓人不仅有了统一的指挥,且这个指挥者的水平更是赵云生平仅见!

由此可见,虽然兵不在多,但是大兵团在名将和杂鱼的指挥下区别真的是翻天覆地。

直到现在才是攻城战的第三天,赵云却已经预感到了结局,只怕是真的要守不下去了!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68read.com。68read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68read.com